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2年10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决定从2012年10月到2016年12月,对我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全部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文物进行全面普查登记。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建国60余年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是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国家在新时期条件下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近日,宁夏彭阳县文物管理所利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为契机,将普查、复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后续保护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一是为了展示普查成果,经过严格标准,认真筛选,提请县人民政府公布了“彭阳县第三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处,并将文件下发至文物保护单位所在的各乡镇、村组,以提高人民群众保护文物认知度,目前正在和各有关单位、乡镇协调划定保护范围;...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工作日前基本结束。记者从国家文物局了解到,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31日,全国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76,215处,其中新发现550,283处,占总量的70.9%;复查225,986处,占总量的29.1%。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普查中发现有30955处曾经在册的文物已经消失。 3万多件在册的文物怎么会不翼而飞?针对这一公众关心的问题,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做出了回应。...
广东肇庆文物部门九日对记者表示,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肇庆新发现文物多达六百一十九处,涉及四十三个种类。 肇庆市文物部门潘庆苏先生向记者介绍,在新发现的六百多处文物中,肇庆市四会市一处清末民初配套完整、保存完好的陆巷村古村落浮出水面。该村古村落现存有陆氏宗祠、衡南陆公祠、惠轩书室、陆苏九宅第、石板道、白沙码头、水井等七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点,是目前四会发现保存最完好、占地面积最大的宗祠。 潘庆...
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民国建筑。赵晓霞摄 春节临近,参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队员为按时完成他们简称为“三普”的工作进度,仍身在各地一线,他们最终的目标是“覆盖每一个行政村”。 “对于文物系统来说,要说清我们国家的文物家底,是一个基本职责。但在这问题上我们一直很尴尬。我们现在所用的数字...
9月25日,记者了解到,国家文物普查队在我省境内又发现三处文物古迹,分别是古代建筑群坞头村玄帝庙、北齐摩崖石刻和清代建筑文峰塔。 坞头玄帝庙位于芮城县陌南镇坞头村东南,坐北朝南,现存五座建筑,由南到北分别为山门、乐楼、献殿、正殿、寝殿。从建筑风格看,为中国明代以前建筑。 北齐摩崖石刻位于昔阳县赵壁乡东丰稔村东石门山的一处山崖壁上。石刻题记为大齐皇建元季八月八日,开凿于北齐皇建元年(公元560年...
目前,抚顺市已完成三县一区7个乡镇、83个行政村的文物普查工作,共调查不可移动文物遗存地点129处,其中新发现文物遗址88处。 据悉,抚顺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为期两年,总面积11272平方公里,普查涉及行政单位1369个。今年4月1日起,抚顺市启动了普查工作,至6月30日,共调查不可移动文物遗存地点129处。其中,复查32处,新发现88处,消失9处。新发现的88处文物遗存地点,遍布抚顺市望花区、...
记者从河北省沧州市文物局了解到,近期河北省文物普查队在沧州市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新发现各类文物点240多处,其中包括古遗址、古墓葬等。 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自7月2日开始,计划用一个半月时间,对沧州辖区内地上、地下、水下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工业遗产以及沧州武术、杂技文物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进行普查登记和信息采集。 据了解,文...
丽水市莲都区普查办在黄村乡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却金馆村的孝子牌坊因遭受自然灾害和人为损坏,柱石部分风化,抱鼓石缺损,牌坊顶部“圣旨”碑已掉落,被村民用于围猪栏,两只石狮子也被当地村民拿走,牌坊四周是牛棚、猪圈等,环境脏乱。 区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文广新局局长汪强华高度重视此事,专程赶赴现场察看,当即制定了寻找失落碑文、石狮子和安装石碑、清理牌坊周边环境等措施,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